[1]沈钦荣,孟永久,叶斌.顾氏伤科正骨经验[J].中医正骨,2015,27(11):78-80.
点击复制

顾氏伤科正骨经验()
分享到:

《中医正骨》[ISSN:1001-6015/CN:41-1162/R]

卷:
第27卷
期数:
2015年11期
页码:
78-80
栏目:
流派菁华
出版日期:
2015-11-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沈钦荣孟永久叶斌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关键词:
正骨疗法 中医流派 中医学术发掘
摘要:
顾氏伤科始于清初的顾士圣,盛传9代,已有200多年历史,为浙江省著名伤科,具有独特的治伤经验和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现已被列入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顾氏伤科重视诊断,急缓有别; 注重手法整复,强调心明手巧; 擅长夹板固定,强调“四要一原则”; 强调筋骨相连,一发全身。本文对顾氏伤科的正骨经验作了简单总结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沈钦荣.绍兴医药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12.
[2] 张居适,沈钦荣.越医薪传[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581-590.
[3] 沈钦荣.顾氏伤科及其家传秘本《医录》简介[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3):184.
[4] 张建华.《正骨心法要旨》伤科学术思想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4-6.
[5] 邹善样,陆翔.近40年中医伤科诊法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3):445-450.
[6] 孟春,王人彦,胡柏松,等.浙江富阳张氏伤科(张绍富)正骨经验总结[J].中医正骨,2010,22(1):63-64.
[7] 钱忠权.“摸法”在骨折诊断上的应用[J].江苏中医,1988,20(3):22-23.
[8] 王平,古恩鹏,李远栋,等.叶氏伤科(叶希贤)正骨经验介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7):64-65.
[9] 沈钦荣.古代医家正骨特色探要[J].中医文献杂志,2002,37(2):35.
[10] 沈钦荣.传统伤科学辨治特色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1):78-79.
[11] 沈钦荣.古代中医正骨器具初探[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5):513-514.
[12]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二)[J].中医正骨,2012,24(10):73-77.
[13]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五脏协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四)[J].中医正骨,2012,24(12):79-82.
[14] 王战朝,马珑,郭艳锦,等.调理气血为骨伤科疾病治疗的总则——郭维淮学术思想撷英[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64-66.
[15] 周太安,潘良春,屈本君,等.正骨手法的现状和探讨[J].中医正骨,2002,14(2):43-4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郭珈宜,崔宏勋,郭马珑,等.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中医正骨,2015,27(01):71.
[2]胡零三,张玉民,詹红生.石氏伤科论治慢性筋骨病的经验[J].中医正骨,2016,28(09):70.
[3]王敬威,高山,孙乾坤,等.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在膝骨关节炎防治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7,29(05):64.
[4]李峰,郭珈宜,崔宏勋,等.平乐正骨养骨原则与方法[J].中医正骨,2017,29(05):66.
[5]吴海洋,吴军豪,许金海,等.石氏伤科运用解表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经验[J].中医正骨,2023,35(06):61.
[6]李法杰,谷金玉,王成远,等.孙树椿教授诊治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经验总结[J].中医正骨,2023,35(06):64.
[7]杨满红,李法杰,谷金玉,等.清宫正骨流派诊疗体系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23,35(10):64.

备注/Memo

备注/Memo:
2015-08-10收稿 2015-09-17修回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ZB123)
通讯作者:沈钦荣 E-mail:sqr.88619257@163.com 上、空潭上)打断不治; 心坎(即人字骨)打断晕闷,久后必血汛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