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明亮,田思胜.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武术伤科派”的学术思想[J].中医正骨,2019,31(06):73-74.
点击复制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武术伤科派”的学术思想()
分享到:

《中医正骨》[ISSN:1001-6015/CN:41-1162/R]

卷:
第31卷
期数:
2019年06期
页码:
73-74
栏目:
流派菁华
出版日期:
2019-06-2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王明亮1田思胜2
(1.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关键词:
中医流派 中医骨伤科学 医学史明朝 医学史清朝 学术思想
摘要:
“武术伤科派”是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本文从“武术伤科派”的形成、代表医家及其论著、学术观点和方法、用药特色4个方面,对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武术伤科派”的学术思想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徐国经.如何认识中医学术流派[J].中医杂志,1990,27(1):58. [2] 孟庆云.论中医学派[J].医学与哲学,1998,19(8):432-433. [3] 陈大舜,易法银.中医临床医学流派[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4] 刘柏龄,邓福书.中医骨伤科各家学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9-115. [5] 陶惠宁,曾一林.骨伤科文献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110. [6] 韦以宗.中医骨科技术史[M].北京:科学科技文献出版社,2009:180-188.[7] 韦以宗.跌损妙方·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校释[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8] 江考卿.江氏伤科方书[M].影印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 [9] 王明亮.《救伤秘旨》伤科学术特点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424-3425. [10] 郭扬.点穴救治遇时遇穴浅说[J].中医外治杂志,2000,9(14):27.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于栋,张军.清宫正骨流派源流研究[J].中医正骨,2016,28(02):73.
[2]王明亮,田思胜,王功国,等.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学术成就探讨[J].中医正骨,2016,28(09):75.
[3]蒋铭,张强,徐锋.闵氏伤科治疗骨伤病的经验[J].中医正骨,2018,30(05):47.
[4]秦嵩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骨骼名词的考证[J].中医正骨,2021,33(12):46.
[5]毛雯正,陈柯,马文龙,等.《刘寿山正骨经验》中“筋”的术语考证[J].中医正骨,2022,34(12):45.
[6]王明亮,田思胜.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平补派”的学术思想[J].中医正骨,2019,31(04):59.
[7]高俊,颜晓静,张曦.孟河医学骨伤流派的正骨手法和治伤思想[J].中医正骨,2023,35(05):61.

备注/Memo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9-03-15 本文编辑:时红磊)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19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