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雪芬.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中医正骨,2013,25(12):50-51.
点击复制

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分享到:

《中医正骨》[ISSN:1001-6015/CN:41-1162/R]

卷:
第25卷
期数:
2013年12期
页码:
50-51
栏目:
临床报道
出版日期:
2013-12-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黄雪芬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神经传导阻滞
摘要:
目的:评价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腰 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 年龄40~80岁,中位数50岁; 均为后天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病变节段 L4~L530例,L5~S110例。所有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等 临床表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7~9分,中位数8分; 病程3~20个月,中位数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恢复、并 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治疗1个月后疼 痛视觉模拟评分4~6分,中位数5分。根据M-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0例、良20例、可6例、差4例。结论:椎旁神经阻滞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操作简单、缓解疼痛效果明显、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高崇荣,王家双.神经性疼痛诊疗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351-380.
[2] 郑宝森,吕梦翔,薛玉良,等.腰部椎旁阻滞 治疗根性神经痛及其作用机理探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10):63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3-204.
[4]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11-1225.
[5] 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19-220.
[6] 陈德玉,袁文,王新伟,等.腰椎伤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50-169.
[7] Boos N,Semmer N,Elfering A,et al.Natural history of individuals with asymptomatic disc abnormalities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redictors of low back pain-related medical consultation and work incapacity [J].Spine(Phila Pa 1976),2000,25(12):1484-1492.
[8] 高金亮,孙刚,刘新宇.腰椎管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病理机制研究[J].医学综述,2007,13(4):285-287.
[9] 金文哲,李少岩,康吉龙,等.神经阻滞对腰椎椎间关节综合征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作用[J].颈腰痛杂志,2008,29(2):188- 189.
[10] 王祥云,文学锦.比较两种骶管阻滞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3(2):97-99.
[11] 徐建国.疼痛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8-261.
[12] 宋海,谭大林,王良才,等.硬膜外腔注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2008,29(1):51-53.

备注/Memo

备注/Memo:
2013-01-30收稿 2013-04-03修回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