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瑶.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4.
[2] 说文解字大全集编委会.新编说文解字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443.
[3]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397.
[4] 刘乃刚,郭长青.经筋实质阐释[J].江苏中医,2010,42(8):7-8.
[5] 郝军,高文香,邹春雨.“筋为骨用”理论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2):139-141.
[6] 李厚臣,杨晓倩,汤立新.经筋理论概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4-6.
[7] 张媛,于清宏.肝主筋理论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临证意义[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33-34.
[8] 韦英才.从经筋论治髌骨软化症[J].四川中医,2006, 24(11):78-79.
[9] 梁恬,席芳琴,陈欣.三步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J].中国民间疗法杂志,2010,23(12):55-56.
[10] 梁树勇,韦英才.经筋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3):9-10.
[11] 李健,张雪岭.柔筋通脉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4):79-80.
[12] 李志刚,郑连杰,李光灿,等.腰骶椎终板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3):210-213.
[13] 吴育俊,宋建榕,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7, 13(24):1928-1930.
[14] 朱清广,房敏,沈国权,等.推拿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生物力学效应[J].颈腰痛杂志,2009,30(2):163-166.
[15] 宋雅伟,王昱,戎科,等.股骨颈骨折的组织修复:生物力学、数字化技术及其植入物治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13):2453-2456.
[16] 王昶,罗荣城,王立胜,等.生物力学在骨盆截骨术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3):252-254.
[17] 郭媛,史俊芬,陈维毅.人工膝关节置换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7,37(3):465-471.
[18] 刘志元.膝关节损伤生物材料及其生物力学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42):8361-8364.
[19] 郭建营.生物材料与踝关节损伤生物力学特点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 14(29):5455-5458.
[20] 陶澄,兰纯娜,何爱咏,等.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7):602-604.
[21] 张旻,江澜.内侧间室膝骨性关节的下肢关节生物力学变化[J].中国康复,2011,26(1):36-38.
[22] 杨金星,王大平,刘照华.骶髂骨间韧带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200-201.
[23] 张焱,杨滨,杨柳.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的生物力学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10):961-963.
[24] 倪向利.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生物力学疗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142-144.
[25] 李小华,刘光双,周颖.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3):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