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五脏协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四)[J].中医正骨,2012,24(12):79-82.
点击复制

平乐正骨五脏协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四)()
分享到:

《中医正骨》[ISSN:1001-6015/CN:41-1162/R]

卷:
第24卷
期数:
2012年12期
页码:
79-82
栏目:
流派菁华
出版日期:
2012-12-2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孙贵香1郭艳幸2何清湖1李峰2陈刚2郭伽宜2张冀东1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
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关键词:
五脏 平乐正骨 中医学术挖掘
摘要:
五脏协调平衡论是平乐正骨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平乐正骨理论强调,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以五脏为核心,通过经络、血脉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五脏之间通过生克制化保持着动态平衡。就伤科而言,五脏平衡具体体现在气血动态平衡与筋骨动态平衡过程中。局部损伤会造成瘀血阻滞,导致全身气血失衡,继而筋骨失衡,二者的失衡必然破坏五脏系统的平衡,故认识伤科疾病的病机必须重视五脏失衡。治疗伤科疾病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气血与筋骨安和、恢复五脏平衡。本文从五脏的内涵、五脏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五脏失衡是伤科疾病的重要病机、五脏协调平衡论对伤科辨证论治的指导作用、五脏协调平衡论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平乐正骨五脏协调平衡论进行了阐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郭维淮.平乐正骨郭维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3.
[2] 孔凡涵.《黄帝内经》“五藏一体”整体观与藏象全息律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J].2011,9(21):1-4.
[3]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筋骨互用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二)[J].中医正骨,2012,24(10):73-77.
[4] 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等.平乐正骨气血共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一)[J].中医正骨,2012,24(9):70-72,74.
[5] 鲁嵬,徐江雁.毛天东教授临证经验点滴[J].光明中医,2009,24(6):1018-1020.

备注/Memo

备注/Memo:
通讯作者:郭艳幸 E-mail:lysgyx@gmail.com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2-12-20